□徐清锋本报记者鲍曼君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邮储银行(601658)泉州市分行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将科技深度融入金融服务全流程,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
该分行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为福建泉州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特别是在绿色金融领域,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通过科技赋能,打造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有效盘活企业“沉睡资产”,让绿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光伏收益权“变现”,照亮绿色转型路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为绿色企业提供更灵活、更适配的融资支持?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通过创新节能服务收益权、发电收益权等特色产品,盘活企业未来可预期的收益权,精准破解了绿色企业因固定资产不足而面临的融资瓶颈,让“绿色未来”提前转化为发展动力。
作为泉州市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先行军”,泉州市洛江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大力推进覆盖6个镇(街、乡)、61家公共机构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该项目利用屋顶总面积达14.24万平方米,可安装光伏组件面积9.42万平方米,设计总装机容量19.79MWp。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高达2200万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7260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
“该项目不仅有效降低公共机构用电成本,更为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澎湃新动能。然而,项目启动初期遭遇了资金瓶颈,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模式因覆盖率不足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项目推进一度受阻。”该公司项目负责人庄勇生表示。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敏锐捕捉到企业的融资困境,迅速响应,精准施策。该分行创新性设计出“未来15年供热收费权+光伏发电收益权”双质押模式,成功将企业未来的稳定收益转化为当下可用的融资资产。
近日,一笔4443万元的“光伏贷”顺利发放,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项目建成后,其绿色效益将清晰可见:年节约标准煤7260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39万棵树木),为61家公共机构提供稳定清洁电力,年减少电费支出约480万元,显著提升医疗机构等重点单位的应急供电保障能力。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此举成功将企业“纸面收益”转化为“真金白银”,激活了绿色企业的“造血”功能。这一案例不仅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收益权质押融资模板,还通过数字化风控系统,创新性地对接电网实时监测发电数据,设置发电量预警机制,为信贷资金安全构筑了科技屏障。
点“废”成金,“循环贷”助力“无废城市”崛起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深入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将目光精准投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这一关键领域。围绕《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导向,该分行创新推出“绿色循环产业贷”,通过优化担保模式、精简审批流程,致力于为环保科技企业提供贯穿发展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泉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蓝图落地生根。
在该分行开展的“联邮共进益企向新”民营企业进邮储活动中,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致力于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具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加大信用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福建省世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泉州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正是这一服务的受益者。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获得认可,获评“泉州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年处理建筑垃圾能力超过100万吨,其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新型建材等领域。
伴随城市化进程提速及老旧建筑更新改造,建筑垃圾产生量持续攀升,世量环保承接的工程项目随之增多,企业亟须资金扩建生产规模。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深入分析企业优势,精准识别其“高新资质+专利技术+政府合作项目”的核心价值,创新采用“传统抵押+科创信用贷”的组合担保模式。同时,该分行快速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并积极协助企业叠加享受福建省及泉州市的技改贴息政策,实现差异化定价。
最终,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成功为该企业核定授信额度2465万元,并于近期实现多笔支用、全额高效放款,专项支持其设备采购及厂区扩建需求。
项目投产后,企业再生骨料年产能预计将提升40%,年碳减排量可达约1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年产值有望突破1.2亿元。
更重要的是,每年可消纳建筑垃圾80万吨,相当于减少填埋用地120亩,对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显著效益。此案例成为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精准服务环保科技企业、以金融力量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样本。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郑亮辉表示,通过科技赋能金融创新,让绿色项目的未来收益可“贷”动,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循环之路更畅通。
图为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工作人员(左一、左二)走访环保节能企业,了解金融需求。机构/供图
股票配资大盘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